老山脚下,科技有“范”!
打通资源融通的堵点
攻克技术变革的卡点
突破能级跃升的拐点
……
最近
浦口区科技战线捷报频传
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上,浦口经济开发区江苏久朗高科参与的“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制及应用”项目,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;
浦口企业方生和医药凭借“药物晶体学创新技术及其应用”,荣膺第九届江苏医药科技奖“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”;
在“2024年度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立项”名单中,浦口高新区企业派光智慧感知榜上有名。
△现代化新浦口
老山脚下,科技创新激发的第一生产力,正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。近年来,浦口区锚定集成电路、高端交通装备、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方向,以要素聚合涵养创新生态,用链式思维服务企业人才,不断压缩从“0”到“1”,再到“100”的进程,把更多科研成果变成创新产品。
校地融合,引聚“最铁合伙人”
依托体制机制的优势,浦口区畅通高校资源对接产业需求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一批紧锁在实验室、停留在论文里的学术成果为企业所用,真正实现产教一体、双向奔赴。
去年3月,浦口高新区在全省首创“引校入园”的模式,直接把南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(产教融合学院)引进园区,并共建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浦口分实验室。
在浦口经济开发区,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创办的新研机构清研华科,运营已有4年多。以商用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为主攻方向,研究院在先进电驱、锂电池安全、氢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接连落地,目前在孵企业已有40余家。
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、南京农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合作关系……
△浦口高新区
搭平台、建渠道、亮诚意,并非科教重镇、也没有大院大所加持的浦口区,把省内外高校变成“最铁合伙人”,打开创新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紧贴产业,铸就“最强增长极”
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科技成果的价值,最终要靠产业化来实现。浦口区聚焦主导产业自主可控,持续攻坚集成电路晶圆制造、封装测试、IC设计、基础材料等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不断垒高产业能级。目前,浦口经济开发区已集聚集成电路规上企业44家,2023年实现产值222亿元,同比增长35%,占全市比重超1/3。
技术创新,已经成为浦口集成电路企业的“行为自觉”。2023年,芯德科技依托自发组建的先进封装技术研究院,推出了CAPiC晶粒及先进封装技术平台,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高端封装解决方案。华天科技的ALLicic智数云平台,通过标识技术实现数据扁平交互,提升经济效益上亿元。
△浦口经济开发区
浦口区紧盯新赛道、新技术和新趋势
将创新要素引向产业一线
通过生产端变革和应用端的拓展
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
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。竞逐“万亿蓝海”,浦口高新区2018年就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,构建无人机产业链。随着南航的全资企业长空科技落户,高校资源成为浦口人才培育、空域申请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支撑。目前,浦口已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50家,其中涉及低空经济四大领域的重点企业11家,占南京全市三分之一。
△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
在高端交通装备产业,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已拥有“十项核心技术”。依维柯开发L2级自动驾驶、OTA功能等技术及特定场景L4级自动驾驶车辆,加速向电动化、智能化、无人化方向转型。成立于2017年的集萃精密制造,在航空航天领域难加工材料复杂构件、精密金属零部件等工艺攻关,已获得中国航发主机厂所授予的“金牌供应商”称号。今年1-6月,浦口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链实现规上产值112亿元。
服务集成,延展“最全要素链”
沈其荣院士团队是南京国家农创中心院士创新集群的主力之一,在这里,还另有赵春江、邹学校等9个院士团队。吸引他们远道而来的,除了国家级的平台,更有园区一系列助力创新的科技服务。农创中心以集成式服务厚植创新生态——科技成果来了,可以找到企业对接和资金合作;企业来了,能插上科技的翅膀;创新创业者来了,能找到具体项目。
释放创新的“矢量效应”,既需要高效的要素流通,也需要完备的政策支撑。浦口区在参照市级政策的基础上,又研究出台“科创16条”,让企业发展“如虎添翼”,为人才解决“后顾之忧”。今年年初,江苏县域科创指数正式发布,浦口区成功入选江苏县域科创30强。今年以来,浦口区已兑付各类配套政策资金1750余万元,219家企业累计获批“宁科贷”682项,贷款金额13.14亿元。
△南京国家农创中心
创新是第一动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。去年,浦口高新区在南京首开先河,率先出台“国际创新创业十条”,针对归国创业人员“人才安居、企业开办、人员招聘、政策兑现”等实际问题,拿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。
服务向企业靠近,资源向人才倾斜,职能部门也在创新驱动战略下转变工作作风。浦口区数据局围绕工程项目审批堵点,接连推出“交地即发证”“拿地即开工”“竣工即交付”改革。浦口区市场监管局打造“质量小站”,把涉企服务资源送进园区、搬到车间。浦口区人社局定期梳理企业用工需求,向全国100多所高校广发“英雄帖”。在浦口,创新的每一个诉求都不会石沉大海。
△江北虹悦城
放大“创新矢量”
激活“发展增量”
去年,浦口区净增高企超112家,总数突破400家,在全市排名实现历史性突破。今年上半年,浦口区技术合同成交额17.7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77%;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6.82亿元,保持两位数增长;新研机构及孵化引进企业营收超34亿元。
老山脚下,科技有“范”
长江北岸,创新靠“浦”
◆ ◆ ◆ ◆
部分素材来源:新华日报
编辑:雯小浦